6月7日,以“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綠色未來新生態”為主題的“科創天府·智匯蓉城”2025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西南中試產業基地(簡稱中環院西南中試產業基地)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成都市青白江區成功舉辦。本次對接會由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市科學技術局、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等七家單位聯合支持,吸引了來自國家部委、省市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環保企業、投資機構及行業協會的260余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綠色低碳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發展路徑。四川錦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參加活動。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 王志斌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王志斌指出,當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亟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為支撐,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夯實美麗中國建設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因此,一要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增強高質量生態環境科技供給。二要推進跨領域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三要推動成果轉化應用,強化綠色低碳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四川省成都市常委、副市長 田成川
四川省成都市常委、副市長田成川指出,中試產業基地作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成都市青白江區政府聯合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中試產業基地,自去年7月啟動以來,積極推動一批低碳環保、高效節能的技術和產品落地生根,為成都市注入了新的科技動力,為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此次對接會,中試產業基地與有關的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科技企業簽署協議,加強深度交流合作,必將進一步打通科技產業資金鏈條,推動更多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加速聚集和轉化。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席北斗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席北斗指出,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將“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的核心紐帶。中試產業基地建設一年來,通過“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綠色金融—人工智能”四輪協同來驅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為提升生態環境技術供給質量、打造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提供了優秀案例。接下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將以西南中試產業基地的建設為契機,進一步發揮科技“國家隊”的引領作用,深耕中試平臺建設,厚植成果轉化土壤,不斷書寫生態環境科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錦美環保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機制,持續深化 “產學研用” 協同創新機制,與基地共同構建 “技術研發 - 中試驗證 - 產業推廣” 的全周期生態鏈條,以新質生產力驅動環保技術迭代升級,為區域綠色低碳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與服務保障。